当前位置: 聚焦 > 详情
一加 Ace 2 Pro群访:专注性能赛道 产品力优先 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2023-08-18 19:05:48    IT168

8月16日下午,一加在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举行了新品发布会,带来了新款性能手机引领者一加Ace 2 Pro。发布会后,众多媒体向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Louis进行了提问,问题涵盖了许多方面,如产品本身的软硬件、对质感的追求、一加在性能赛道的布局策略、对行业未来市场的规划等等方面。对此,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Louis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回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Q1:一加 Ace 2 Pro在产品方面有了巨大提升,且定价非常激进,一加内部是怎么思考的?

李杰:关于产品定义和定价,我们现在的思路目标很明确,要做性能手机的引领者。我们现在在想这道题到底怎么解的时候,会优先选择去做出不同档位里面产品力最强的产品,这是思考的第 一逻辑。

所以每个档位里面,我们基本上都会先考虑这个档位用户需要什么,核心场景是什么,以及基于现在市场洞察,相比于现在其他用户可以选择的产品,我们能够提供哪些差异化价值,提供哪些更好体验和服务,这是所有事情的原点。有了这个以后,接下来才是对于价格的思考。

产品力优先也可以有非常极 致的价格,它们不矛盾,但是顺序不能颠倒,顺序颠倒了以后会有问题。很容易把产品的定义变成基于成本来倒推的逻辑,很容易不太考虑用户体验和使用场景。但我们做一加 Ace 2 Pro不是这么做的,用户充电每天都要用,指纹每天都要用,马达每天都要用,硬件之外还有软件的综合体验,这些都很重要。比如说雨水触控,说实话这个体验最早跟内部提出来的时候,他们觉得不可能,但是大家还是想尝试一下,研究一下有没有解决方案,因为这个是有用户价值的,我们很多思路是这样来的。

于是我们的产品力就出来了一种“超级爆”的感觉。在这个产品力的基础上,价格也是最极 致最有诚意的,这是我们现在做事情的思考逻辑和出发点。价格出来以后,用户看到这样的产品力,就会被打动。我刚刚也说了,如果说产品力接近的时候,我们的价格绝 对是最极 致的,当然如果你的价格跟我接近的时候,我的产品力也一定是遥遥领先的,这是我们的自信和底气,这是我们的竞争策略或者产品策略。

我们想的比较清楚,也会比较坚定的走下去,这款产品基本上是这样的思路和策略下的产物。包括今年上半年推出的一加 11 、一加 Ace 2、一加Ace 2V 都是在同一套策略之下的产品的定义思路。我们取得的结果也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我们只布局了几款产品,不像很多品牌各种机海战术,我们更多还是把每一个产品扎扎实实做好。

大家有时候会去看一加整体份额,我们没有2000以下的布局,但我们会去看2000以上整个产品表现,想着在2000以上的线上市场这部分用户到底还有什么东西没有满足,我们怎么提供更好的产品力的产品出来,这是做事情的基本策略或者原则。

Q2:延续一下雨水触控问题,比较想了解一下从痛点发现到技术实现,背后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李杰:我们发现,对性能要求比较重度的用户,触控体验的日常使用频率也非常高,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把它列为重点做的方向。

我们先看要解决什么问题,第 一步,把断触、误触这些东西都给它做了很多优化,结果是内部测试和产品指标非常好。在触碰表现这块,做完第 一阶段就要看第二阶段布局。有人说了触控搞了半天,怎么证明你比别人更好?或者现在还有哪些痛点没有解决?

我们有一个伙伴指出来,早上刷牙的时候会刷一些新闻,或者看一下视频号,手一般是湿的,滑的时候发现滑不动。或者给谁发个信息,发不出去,只能刷完牙把手擦干净,这个东西一说大家就懂了。

一开始我们就明确了需求,然后跟研发部门去说,大家第 一个反应是这个搞不定,觉得这个东西不太可能,因为水珠形状很多,有些是点状的、立状的、块状的,如果是洗澡场景和下雨场景水珠又不一样,屏幕上可能有千奇百怪的东西,根本没有办法去做定义和识别。

但他们就继续搞,最终拿了一个样片出来。说给你们秀一个东西,以前疫情的时候都喜欢用酒精,他们那次用酒精把屏幕上喷了好多水,用手去试,我们试完以后,发现很不一样。然后把这个东西锁定了,做工程化验证、测试,大家前后经历了一年时间。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如果我们找到了真正的痛点,攻克出来了,用完的人感受会很不一样,我们现在在大量做类似的一些事情。

Q3: 发布会上有一个视频说 一加Ace 2 Pro的APP 保活率非常高的,从手机厂商视角来看可能会觉得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技术创新,但是站在用户角度,会不会觉得感知度没那么强,因为用户不会同时打开这么APP,包括 24GB + 1TB 大内存,它会不会有点太过了?

李杰:有可能是我刚才没有讲清楚,其实这个东西特别有用。我讲几个场景,会比较清楚一点。比如说你早上用36kr应用看一篇文章,你没有看完刚好有事忙去了。到了下班的时候,晚上突然又想看那篇文章。换做以前得重新进去,从应用第 一页搜那篇文章再点进去。保活能做到72小时的话,这就意味着你上次看到的文章是第三段,你下次点进去还是在第三段,从体验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包括发布会里面讲的例子,我看一个剧今天没有看完,第二天还想看,点进去以后昨天看到哪一个片断今天会继续,本质上在缩短等待时间。

里面还有一点点技术,叫做热启动和冷启动。热启动是数据随时准备好随时调用,但是如果是冷启动,相当于每次找它过来之前,都要先预热一下。比如我有一杯热水要倒,冷启动是我要等一会它才会出热水,而热启动相当于那里永远有一杯热水在等我,这样对比就会有区别了。如果说我可以少等5秒,一个应用少等5秒,一堆加起来以后的体验,感觉就不一样了。比如疫情的时候楼下经常检查健康码,我用一加 10 Pro一扫就出来了,不会把后面人堵住,但是有的手机一直在那儿转,后面人还催你,像这些东西,对于性能要求比较高的用户还是能够感受到的,就是我刚刚讲的那些比较形象的例子。

Q4:我们测试一加 Ace 2 Pro的时候,感觉它的性能释放不是特别激烈,我说的不是特别激烈是基于它这么强的硬件和系统说的,一加后续会不会开放一个类似于X模式,就是接上液冷散热器有一个X模式,这个会不会考虑开放?

李杰:手机这个产品从产品规划角度来说它是比较难做的,难做在有好多矛盾的地方,它是一个移动设备,不像家里玩的游戏主机,可以永远的充着电。但是手机要握在手上,它的电池,里面各种器件也就那么大,重量、体积,同时性能跟功耗也是一个矛盾体。

什么叫好产品?有时候用户会说,水桶机是好产品,为什么觉得水桶机是好产品,它比较均衡。但是均衡是有性格的,不是没有性格的。其实在这个地方是有很多取舍和平衡的问题,我们现在推出去的默认模式,一定是我们认为,能够满足比较激进用户的游戏和场景下的需求,也觉得在功耗发热方面做了平衡,它是一个综合参数。

Q5:一加和原神合作有一段时间了,现在有这么好的硬件平台,后面会不会先推出一些优先于友商的游戏体验,比如手游端1080P原神这种。

李杰:我们跟原神的合作,首先为什么能够跟原神走在一起?原神这家公司也非常注重产品体验,我个人跟他们交流过几次,他也来过我们公司几次,我觉得是在底层思路上,双方都非常在乎用户真实的东西,我们确实基于用户现在的一些体验场景去做相应的优化和未来布局,这个是有在做的。

但是它不一定是你说的独有功能,因为我们更多想的是,我们在原神上面做了优化,大家也听说过,跑分不如跑原神,它本身对于性能这块要求非常高的一款游戏。所以我们认为除了原神本身,今天给大家说的优化之外,我们也还会看中把原神跑的好,其他的游戏也会有更好的表现。

游戏的能力布局,也是双方配合先把原神优化完以后,对其他游戏和其他场景也会有一些支撑,我们更多在做这样一些事情,它会辐射更多场景,当然原神本身的优化肯定要做好,大家可以期待接下来一加产品在原神的一些体验上面的新亮点,我们有在规划和开发当中。

Q6: 一加之前是一个低调的品牌,但是从今天这个感觉来看,一加变得很强势,越来越不温和,甚至感觉有点凶猛。这是你们自己内部定的策略吗?会做更多开放性的,或者之前没有尝试过的方式吗?

李杰:这不是我们的策略。首先大家要先还原事情的来龙去脉,是他们先比较我们,于是我们临时加了几页PPT,也比了一下,而且我们更多的说产品层面对比,这个事情先澄清一下。

第二,这个绝 对不是我们内部的策略,可能有一个交集的地方是:我们瞄准的用户群会有重叠或者交集。这部分用户是我们与友商共同想要去争取的用户,所以在这个上面有所交集,仅此而已。

我们内部更多会去看相对于在市场上的其他品牌,我们能不能给这部分用户提供差异化?能不能提供更好的价值?除了在硬件,包括我们做的网络技术、触控技术,接下来还会有很多新技术。还有非常重要的,我们想去做一加的质感,一加的品牌设计和质感还是非常有口碑的。所以你会发现友商提,很多人跟它竞争,但本质上一加的思路完全不一样。相对于以前的品牌来说,我们更像一个新物种。我为什么这样定义?大家仔细回忆一下,以前在这个领域里面,性能手机大家更多会去讲性能、参数、配置、价格、跑分,但是事实上,一加在质感方面,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档位我们可以做出这样质感的产品。上次有一个媒体老师不是搞外观专项研究的,本来是做评测和拆机的,他专门跟我在质感方面聊了半天。他觉得,怎么回事,摄像头模组这个地方怎么能做出这么好质感的东西。其实我告诉大家,这个地方花费成本是很高的,以前从来没有其他品牌会这样思考问题。

我在发布会里面讲了,光这块玻璃,如果仔细看,上面的字是立体的,最开始他们提立体的时候,我以为是贴上去的,后面发现是整块玻璃雕成非常精细的刻度。我们这样做了以后,大家拿在手里的质感,包括金属漆的感觉,都不一样。我们相对于现在细分市场里面一些产品,我们的产品在质感这块可以说是领先非常多的,因为我们会觉得这块是一个重大的机会点。

原来大家更多拼那些东西我们也有,在这个基础上一加又卷了质感,又做了软件技术的提升,我们又定了非常极 致的价格,当这几个因素叠加的时候就会看到现在的情况。所以我怎么做出差异化有价值的产品?我的产品更好一些,产品力更足一些,可能价格也会贵一点,但是这部分的价格相对于我们提供的产品来说是完全划算的——这是我们内部运作的逻辑和策略。

你问的这个并不是事实,我必须还是要澄清一下,是我们先被对比了,我今天才会有一些内容做一些回应和对比。

Q7:刚才听您讲了后面几页PPT都是临时加的,想问一下价格那页有改动吗?

李杰:其实我们的价格没有连夜说服高管的桥段。因为我们一开始的目标和策略定的非常清楚了,我一开始想的是怎么在这个档位做最 强的产品力。比如现在Ace 2 Pro的档位,大家各个维度都可以比一下,最 好拿真机对比,不是拿网上参数对比,最 好把两个机器放在一起体验一下对比一下。外观也好,里面的体验也好,我们完全不怕比的。

做完这个以后,我们自己定价也非常清晰。上次有个网友给我留言说,一加 11 你能不能降点价,我等好久了。现在一加11卖的是原价,7月份一加 Ace 2也基本上按原价卖,京东长期缺货。因为我们策略是一开始就是,走非常诚意的首发价格,避免在生命周期当中频繁跳水。有些产品的操盘不是这样的,很多是先留一点利润空间,中间再打掉一些,前后做一个平衡。这种思路和策略对首发用户并不友好,所以我们想从一开始就在首发价格上面定的比较极 致。

我刚才说的加了几页,纯粹是因为雷总在发布上比我们,所以也比一下他们的产品。

Q8:做了细分线上赛道一年之后,这里面的竞争方式和手段您适应吗?以及以后的市场策略会不会有改变?刚才还有记者说,感觉一加好像没有以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感觉了,问一下以后在市场和产品策略上会更加主动一些吗?

李杰:如果说有一些东西是事实,或者说客观对比产品,我们是接受的。本身我们自己也会看自己的产品,看别人的产品,好的地方我们会虚心接受和学习。但是有一些东西就是有的没的,完全是离谱的,甚至不讲事实的东西,我们还是要比较正式去做一些回应,这是我们的策略。

至于其他的东西,一开始挺不适应的。我一开始是做产品的,我觉得把产品做好,把价格定香,这是最重要的,但是后来发现行业确实比较复杂。但是即使这样也不会改变我的重心和精力分配:我们内部很多的小伙伴都知道,我每周五天有三天时间都是在跟研发产品线开会,60%以上时间都是跟研发产品线在一起,只有一部分时间在处理别的事情,这个事情我也会坚持。因为最终竞争或者想取得目标,如果让我打个比喻,产品是1,其他的所有一切动作是在1后面画几个0的问题;产品如果不是1,它是0,甚至负的,后面动作再厉害,对于品牌和销量来说伤害越大。所以,我自己接下来的精力也会延续之前的习惯。

我们也不想打口水仗,如果我们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或者非事实指责的时候,我们会做一些回应。

Q9: 一加今年选择质感这件事的打法,以前一般都是线下机做,线上品牌很少做,因为线上毕竟很难摸到真机,看参数或者渲染图都挺好的,结果真机到手不是那么回事。我比较好奇一加坚定选择这条路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是怎么考虑的?

李杰:你这个问题我们内部激烈讨论过。在去年我刚接手一加的时候,我说一加以后品牌的三个关键特性:“极 致性能”、“质感设计”、“旗舰体验”,这是去年年初的时候,我刚去一加,用了三个月时间跟大量一加的老用户,包括一加一些老同事,大量访谈交流完以后,定下来的三个品牌关键词。为什么是这三个?

一开始定这个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像你说的,大家都是美图,有的图修得还有点夸张,有些图修的光影,有些质感加了效果以后,可能跟真机实际的东西并不是一样的。所以这种情况下,确实最开始提这个时候是有一些争议。

但是我是这么思考的,做任何商业决策要回到用户。我自己一毕业就做手机,做了十几年,智能手机从功能机开始搞,智能机整个历程我都经历了。所以我有一个判断,当一个人换了五六部手机了以后,你再用他买第 一个和第二个手机时候的产品思路给他做产品,他不一定会买单。而且手机相对于别的设备,它是要拿出来时刻带在身上的,我相信大家还是在意质感的,要不然衣服、奢侈品各种好看的东西,美容、美发各种关于美的需求不会被人追捧,因为这是人的天然需求。

我当时在想,这个地方它是一加的优势、又是用户很多吐槽的痛点:比如边框太粗、滑动起来有一定的阻塞感。既是用户痛点,也是一加的优势,这几个结合在一起我们发现,在这个地方,现在其他的品牌给他们提供的产品并不好。对于我来说,这三个叠在一起交叉的部分就是我需要去打造的产品力或者打造的心智部分,所以去年定下来以后就没有动。

今年的几个产品大家可以看看这个质感,在这个档位随便比,比质感、颜色也好。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自己也清楚,我在ID工业设计上是多花了成本的,但是这块我们从始至终没有变过,我们非常坚定,因为这是我们跟别人比的差异化优势,接下来也会延续。目前是非常坚定的,要做性能非常好、质感又非常强,然后再把旗舰的体验做好,这个产品力就是在性能手机赛道里面比较理想的产品方向。

Q10: 前一阶段 IDC 发的报告表明, OPPO 整个上半年出货量表现比较好,一加也有一定的贡献。我们看到现在一加好多产品跟 OPPO 系列有一些接近了,我比较好奇 OPPO 跟一加的关系,在使用他们底层技术同时,内部怎么保持差异化和内部良性竞争的?

李杰: OPPO 具体产品策略本来不应该我回答,我讲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一加品牌的使命和目标是非常清楚的,我们就是面向线上对性能有重度需求的用户,年轻男性多一点点,服务好这部分用户就是一加的使命。我需要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去争取这部分用户群。

OPPO 有它自己的客群,从需求本身的角度来说会有一些差异,你如果注意看,一加那么强的散热,还有充电,它的产品不会去走极 致轻薄路线。但是有一部分用户,对于外观、拍照、轻便感有很强的需求,对游戏等等场景需求不会像一加用户这么强。所以在产品定义,甚至在整个软件调度上面,这些东西也都会有一些差异。

我们现在非常满意的一点是,用户满意度不管一加,还是 OPPO ,一直在持续提升,这是我们非常注重的数据,所以一加在很好的服务它所服务的人群, OPPO 也在服务好它的人群,我们内部没有太多的竞争关系。

Q11: 你们在发布会上提到的影像,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拿到很多 OPPO 的技术。我比较好奇的是,这些技术在没有马里亚纳芯片支撑情况下,在一加和 OPPO 手机上会有什么区别?

李杰:首先我们谈到影像,比如模组,再加上整个影像处理器,我们一般叫它ISP,再去匹配算法,所以你里面提到的芯片是其中的一环。

我们现在能做的事情是,在影像方面有长期的布局,这个方面统一规划。包括模组里面、镜头部分、马达部分,还有各种各样硬件技术、算法部分等等。公司首先是做统一大量布局跟研发,这是我们一个核心赛道。在这个基础上,刚才你问了各个产品之间,其实算法的东西不是像大家想的能够完全移过来,它对于算力平台是有要求的,有一些算法比如说在高通第二代骁龙 8 平台上能够跑,但是有可能在骁龙 8+ 上面就跑不起来。虽然ISP能力的进步,有些算法才能够跑的起来,但是里面跟内存还有一些关系,基本上可以理解成影像整个技术货架我们都在做大量布局跟投入,各个产品线或者叫各个产品根据自己的定位做了一些软硬件选型,比如模组用什么、平台用什么,再去技术货架里面匹配相应的东西。如果说硬件一模一样情况下,确实在效果上我们可以做到基本上一致,如果硬件不一样的话也还是会有些差异的。

Q12: 一加进入 2-4K 中端价位段做性价比设计也都一年多了,友商的反扑也是比较激烈的,您感觉做这个事它有一些什么样的坑?有什么样的特点是您比较印象深刻的?

李杰:我在这个地方要澄清一下,大家最终看到的价格、性价比这些可能是个结果,但不是逻辑的原点,只是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可能最终让你感觉是性价比很高。

但如果我一开始搞性价比,先定价格再想这个东西怎么做,又回到卡价位思路里面,最终做出来了性价比产品那就跟我们现在完全不一样的产品力。

我们真正的原点还是想怎么做好这个档位的产品。大家可以想一下,这个档位有这么几个产品,一加要想做几个产品放在这个档位里,我的产品到底能比别人好在哪里、哪些东西是用户在意并且我们能够做得更好的,我就把东西做上去,产品出来了以后就会比别人好。真实的产品力应该支撑的价格是多少,我们定一个合理价格,对于用户来说选择起来也比较简单,我们以前都是这么做定价逻辑的,还是比较清楚的,也没有摇摆。

Q13:从这两天发布会感觉到,2K到4K竞争市场比较激烈,今年以来这块的市场越来越多厂商重视,您觉得竞争态势最大感受是什么?对于下半年走势有没有一些展望?

李杰:先说第 一个问题。竞争肯定是非常激烈,但是最终受益的还是用户,大家能够买到更好的产品,所以竞争部分你很难完全回避。对一加来说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我们所有的原点一定是要回到我们去争取的那部分用户,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他们到底有哪些需求还没有被现有产品很好的满足好,包括被上一代产品没有很好的满足好,后面的产品定义到底怎么去做。基于这个产品定义,如果要把它体验做好,我还缺哪些技术布局,还需要去跟别人做联合研发,还是自己投,这些东西是我们天天思考的问题。我相信我们做了很好的产品,价格也很合适,我们是无惧竞争的,其他的东西都没有那么重要的,它是一个其他次要的因素。这是我自己的感受。接下来一加的目标和前进的道路,包括方向和策略,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清晰的,我们会按照现在的技术路线走下去,做最 好产品力的产品,给到用户很好的选择。

第二个问题关于市场展望。首先手机它真的还算是一个刚需产品,大家如果注意去看,每年在国内还是有 2 亿多部手机销量,你如果换算成 GMV,现在GMV 下滑的幅度其实不大,这意味着用户在当前消费环境,或者消费力情况下,他都倾向于买一个产品力更好的产品,能够用的更久,这是另外一个行业的洞察。所以你会发现销量下滑了,但是单价上去了。这也是我们第 一阶段就是想先去争取线上 2000 元以上的有这部分购买需求的用户的原因,因为这有这部分购买需求的用户对于产品力有更高的追求,一加在这个地方也有自己的优势能够做相应的产品力匹配,所以对于我们能做好这些事情,我们还是比较自信和乐观的,我们底层逻辑和基本策略还是想的比较清楚。

Q14: 一加品牌一直是比较聚焦于线上,但是今年以来可以感受到一加在线下动作还是挺大的,包括在很多门店里面,也看到一加产品可以跟 OPPO 旗舰产品摆在一起。作为线上品牌,一加在线下投放策略是什么,是延续上半年策略还是说会做一些调整?

李杰:首先一加还是一个以线上为主的品牌,大家如果关注各个品牌销量结构表现的话,一加是比很多品牌更像线上品牌。第二,我觉得关于线上跟线下话题,最终要回到用户,所谓线上跟线下的边界也不是那么清晰,是模糊的。有些用户会去线下看完,去线上买,他试一下质感、拍照效果怎么样,试完以后觉得满意,他有自己的线上平台就买了,还有一些用户线上比价格、比产品,比完以后,可能他家附近就有一个线下门店,到了那儿就把手机拿走,这种用户也会有。我们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希望一加在线下能够做很好的展示和承接,这样用户也能体验到我们的好产品。

事实上在这块我们借助了 OPPO 的渠道以后,在这块是有比较大的加持和提升,刚才聊到质感设计,其实一加以前质感设计也比较好,但是线下门店比较少的话,很多人看不到,也摸不着,经常看到这样一些评价,别人都是美图比真机好看,一加是反过来的,一加摸过以后是感受比较好的。现在我们有了线下渠道,对于整体表现都有支撑。我们做了很多体验项的东西,后台保活、游戏优化、触控湿手操作体验、ID工艺设计这块投入,如果没有线下门店,这个东西是非常难通过线上美图去做沟通和展示的,所以本质上线上线下之间是相辅相成,我们接下来会同步去做。

但是这里面有一点是说,我们非常明确的是,我们自己的客群是谁,这点没有变过,我们会根据他们的消费习惯和行为特点做相应布局,这是我们整个的核心思路。目前全国 OPPO 的售后现在都是开放给一加用户去服务的,包括在很多地方的核心商圈里面 OPPO 的旗专店都可以体验购买,这是我们基本的策略,接下来也不会变

Q15: 作为极 致性能方向,一加有没有在新技术应用上有更多布局?比如说最近比较热的钛合金、折叠屏和AI方面?

李杰:我们也说了,我们做性能赛道的引领者,所以一加主要技术的投入和布局会围绕这个来。我们技术布局逻辑要先想好用户场景。最上面一层是用户的场景,在这些地方我们怎么能够做得更好,再去看它需要用到什么技术,这是现在技术的投入和布局的基本逻辑。

你提到的一些技术,有些是跟性能赛道强相关的,在这方面我们一直有在做,但是有一些跟这个赛道并没有直接关系,或者我们还没有想清楚想好这些技术在性能领域,日常高频的场景,包括其他场景下怎么做出特别的体验。如果没有的话,我们暂时也不会去做大量投入,这是现在大概的情况。

Q16 : 一加去年做大存储路线做得非常成功,也推动了行业在大存储方面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存储行业有周期性,现在也处于地板的位置,统计机构预测下半年要触底反弹了,一加是否会担忧未来上游价格上涨之后,在大存储路线上可能会碰到成本问题?

李杰:这个地方又是产品理念的问题了,如果你过分的在乎成本和财务指标,你可能会做一些不同的选择。我们是这么思考问题的:其实成本的上升它不是对一加来说单独的上升,对大家都一样。如果用户买到这样产品力的产品,应该相当于对所有厂商都是一样成本在上升,所以我们并不过分担心。我们考虑的问题是怎么在这个地方做最 好的产品,把产品力做强。其次成本涨了大家都涨,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再定一个合理的价格。

说到这个,刚刚也讲了,我们去年在做 Ace Pro 定价的时候,我们说 8GB 不做了。为啥不干了,是因为 8GB 真的不够用,把软件优化做得那么好, 8GB 有点不够了,违反了产品理念,所以我们不做。因为我觉得体验不好,因为我面对的客群是属于重度的性能用户,打游戏都比较多,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做。

那个时候成本也很高,真正成本降低是今年开始,我们是误打误撞。只是一开始我们自己理念很坚定,去年干的时候可贵了,的确有些人说,我们吃了一波供应链红利,他这么看我们也没有问题,但是真实的情况就是我说的那样,所以我们会比较坚定产品力优先。

Q17:一加有三年100亿的护航计划,我想问一下护航计划是否会涉及到成本补贴方面的内容,还是会都投入到技术研发之中?

李杰:关于百亿补贴和投入,我们其实更多会做技术和产品的投入。举个例子,比如像触控,或者跟性能有关的技术,上面大量研发人员和一些研发投入都是一加这边主要负责的,或者叫承担的。光是刚才说的性能软件优化的能力我们就投了 1000 多个工程师做,还不包括硬件散热,还有未来存储方面的硬件布局跟技术的投入,这块投入挺大的。性能这方面我们更多是一加这条产品线,或者一加这个品牌来承担。剩下的一些其他技术或者什么,会由其他的产品线去负责跟承担。大概是这样,所以一加还是做产品跟技术投入为主。

Q18: 一加 Ace 2 Pro外观ID应该是从一加 10 Pro 延续过来的,应该是用了整整三代了,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考虑?是希望在用户心智当中去固化一加产品的特殊ID,还是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现在用户审美变化那么快,会不会可能带来用户审美疲劳,以及你们后续什么时候会打算做ID的变化?

李杰:ID的设计是这样的。首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逻辑是,首先要先确保做出来的东西是我刚才瞄准的那部分用户群能够喜欢的,这是第 一原则,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判断这部分用户已经不接受了或者不喜欢了,我们会立马换。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看到在一加11、ace2上面的ID表现,整个评价和表现,对这部分用户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第二,关于设计和风格来说。是的,一加确实是尝试着打造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和风格,因为手机很多,作为一个品牌或者作为一个产品来说,它需要有一个自己的ID风格。我们也会有自己的风格,有了这个风格我们也不会完全不变,会做一些差异。比如看图猛一看很像,但是仔细去看这几个产品会不一样,而且颜色配色上面我们一直在精进,这次一加 Ace 2 Pro更多打性能、速度感,我们一开始就希望这个产品配色看起来能稍微有一点速度感,也确实是参考了跑车的金属漆。我们后来拍图的时候也发现它跟车放在一起真的很搭,整个金属感很重。但是一加 11 是没有这个感觉的,它走的是另外一个感觉。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就会做一些ID风格的演化跟升级,但是我们不会做每一个产品出来ID都完全不一样,这样整个品牌感觉会弱一点,这是我们目前的思考。

Q19:今年3月7日之前,一加一连发了三个产品,在4个月里边基本上没有产品发布了。今天这个产品是作为在下半年发新机的一个开端吗?而且之前我看了旗舰机一年一更,现在一加发布的节奏看不出规律,咱们在发机节奏这块是怎么看待的?

李杰:我自己感觉规律很清晰。先讲一下布局的思路和理念在产品组合这块。首先一加现在两个系列,一个数字,一个 Ace ,这是非常清楚,而且我们主要聚焦在2000元以上线上市场。在这个之下也会有两条道路选择:一种做机海战术,一种做精品路线。

一加非常明确,我们不玩机海战术,我们不会搞什么新老品,好像很多很多产品在那里卖,这不是我们要走的路,我们坚定要走的路就是,我们做出来的每一款产品,都是在这个档位里面最能打的,我们一开始定义任何一个产品,在内部立项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你这个产品是不是这个档位最能打的?如果是,就做;如果不是,就不做。

在这种情况之下你会发现有一个巨大差异的地方在哪里?各家研发资源也好,人数什么的,并没有完全数量级差异,但是当产品少了以后每个产品的获得的投入就不同量级了。有点像我们自己做饭,你是一个小时炒20个菜厉害,还是一个小时做2个菜厉害,基本的逻辑和道理都是比较清楚。一加不可能做机海的路线,手机产品迭代的太快,很多产品没有搞好,上面很难做一些技术的布局创新,这样出去的东西达不到我们刚才说的产品力优先原则,所以一加产品就是精品。

Ace 系列三个产品也很清晰,一加 Ace 2 、一加 Ace 2V 和一加Ace 2 Pro ,这三个产品,我们基本上一个产品在一个档位里面,经常都做到友商两个产品以上的销量,这是我们追求的东西,我们接下来也会坚定往这个方向去。

Q20: 今年上半年手机出货量,包括新品手机发布数量都在下降,而且6月份下降数据更明显一些。从一加来看,你们是如何评判当前的国内市场环境的?当前市场环境的形势对咱们商业决策有什么影响?

李杰:一加现在这个阶段不需要考虑太多这方面的因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手机它再怎么也是刚需生意,一加现在的体量相对于外部这么大的容量的市场来说,依然还有广阔的成长空间。我们觉得在这个地方,对一加来说还存在大量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我们可以做出比用户目前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更好的产品。我们不觉得整个市场大盘对于一加现阶段增长或者策略有很大影响,我们还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我们更多在思考用户需求,怎么争取更多用户、做更多产品,这是我们内部所处阶段的真实的情况。

从接受采访的内容来看,一加内部对市场的规划和产品的定位都是非常清晰的。要在2-4K价位段,坚持性能赛道,以产品力优先,根据用户实际使用所需要的功能与场景,不断迭代产品,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面段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一加不打算采用机海战术,而是明确的表示会用产品力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比如在质感方面的执着,马达的调教以及雨水触控等等方面。以性能为主,差异化为辅,与友商进行良性竞争。

关键词:

上一篇:友好集团:业绩说明会定于8月28日举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